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和基本含义

太阳从黄经零度算起,沿黄经每运行15°所经历的时日称作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共经历二十四个节气(每个月两个节气)。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温带,气候冷热变化很大。劳动人民为了农业生产上的需要,创造了二十四节气。从节气的名称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它包含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内涵

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

表示天气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十二个节气名称;

表示农事和其他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名称。

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和基本含义

古时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物、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24等份,并给每等份取了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叫“节气”,后一个叫“中气”。

太阳从黄经零度算起,沿黄经每运行15°所经历的时日称作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共经历24个节气(每个月两个节气)。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

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经历时日15天,后来人们习惯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和基本含义

二十四节气的基本含义如下:

  1. 立春——春季开始
  2.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3.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动物
  4.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昼夜平分
  5.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6. 谷雨——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够茁壮成长
  7. 立夏——夏季的开始
  8.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9.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10.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11. 小暑——天气慢慢开始变热
  12.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13. 立秋——秋季的开始
  14. 处暑——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
  15.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16. 秋分——昼夜平分
  17. 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18.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19. 立冬——冬季的开始
  20. 小雪——开始下雪
  21. 大雪——降雪量将会增多,地面可能会有积雪
  22. 冬至——冬天来临
  23. 小寒——气候变得寒冷
  24. 大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仅供学习使用,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中医养生时令养生

影响健康的5个天气因素 四季养生要遵行天气变化

2025-2-7 16:03:35

中医养生时令养生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及对农事活动的影响

2025-2-8 15:50:1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