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健康的5个天气因素 四季养生要遵行天气变化

气象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大多具有季节性,天气突然变化时,遵行天气变化才能达到四季养生、保健的目的。

健康与环境密切相关,人生活在大气中,时时刻刻都要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要保持健康就要注意遵行天气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起居饮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一般来说,天气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影响健康的5个天气因素 四季养生要遵行天气变化

1.日照对健康的影响

适量的阳光照射,能使人体组织合成维生素D,并且促进钙类物质的吸收。生长中的幼儿,如光照不足易导致软骨病。

阳光对人的精神状况也有很大影响:阴雨笼罩的日子容易产生烦恼,阳光普照时心情往往比较舒畅。

在炎热的夏季,如果阳光照射时间过长,有可能得日射病,发病急骤,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心烦意乱,并可诱发白内障等疾病。

太阳光作用于眼睛可影响人的脑垂体,调节抗利尿激素、控制人的排尿量。

2.风对健康的影响

风作用于人的皮肤,对人体体温起着调节作用,决定着人体的对流散热,并影响人体出汗的散热率。

当气温高于或低于人体皮肤温度时,风就会对人体起到加热和散热两个相对的作用。

3.气压对健康的影响

在高湿环境下,气压每上升1百帕(百帕为气压单位),多死亡2人,而自然风速每增大1米/秒,少死亡7人。

当气压下降、天气阴沉时,人的精神最容易陷入沮丧和抑郁状态,表现为神情恍惚、六神不安,婴幼儿还可能产生躁动哭闹现象。

当气压下降配合气温上升、湿度变小时,最容易诱发脑溢血和脑血栓。

气压陡降、风力较大,患偏头痛病的人会增多,干燥的热风由于带电,能使空气中的负离子减少,这时候往往心神不安,反应迟钝,办事效率下降,交通事故增多。

4.气温对健康的影响

人的体温恒定在37℃左右,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0~28℃,而对人体健康最理想的环境温度在18℃左右。

人体对冷热有一定的适应调节功能,但是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冬季环境温度在4~10℃之间时,容易患感冒、咳嗽、生冻疮;

4℃以下时最易诱发心脏病,且死亡率较高。春季气温上升,有助于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增加了被虫咬的机会,传染病容易流行;

夏天当环境温度上升到30~35℃时,皮肤血液循环旺盛,人会感到精神疲惫、思维迟钝、烦躁不安。35℃以上时容易出汗,不思饮食,身体消瘦,体内温度全靠出汗来调节。

由于出汗消耗体内大量水分和盐分,血液浓度上升,心脏负担增加,容易发生肌肉痉挛、脱水、中暑。

5.湿度对健康的影响

夏天湿度大(尤其是我国南方),汗水聚集在人体皮肤表面,蒸发散热困难,造成体温升高、脉搏跳动加快,使人感到闷热难受,食欲下降,容易出现眩晕、皮疹、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当气温在26℃以上,空气湿度大于70%时,人容易发怒。

当气温升到30℃,湿度大于50%时,中暑人数会急剧增加。

冬季空气干燥,鼻黏膜、嘴、手、脚皮肤弹性下降,常常会出现许多微小裂口。冬季呼吸道疾病、肺心病发生率最高。

气象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大多具有季节性,天气突然变化时,往往在几天内骤然增加许多感冒、哮喘、胃溃疡穿孔以及咯血的病人。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机体难以随气候的变化及时调节而诱发疾病。·

四季养生小贴士

当阴雨天气来临,气压和气温下降,湿度上升时,风湿性关节炎和有创伤的部位会发生与天气相应的变化,这时患者能感觉到隐隐作痛。

在阴雨连绵、雾气笼罩的梅雨和秋雨季节,能使人意志消沉,沮丧抑郁。不过久晴之后遇上一场暴风雨,空气中负离子大量增加,可使人头脑清晰、情绪安定欢快。

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仅供学习使用,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中医养生失常调养

睡眠不好怎么办?酸枣仁粥治疗失眠效果好

2025-1-6 15:58:30

中医养生时令养生

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和基本含义

2025-2-8 14:55:4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私信列表
搜索